老子轻捋长须,继续阐释道:“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;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其在道也,曰:余食赘形。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。”
怡宝率先发问:“老君,‘企者不立,跨者不行’,此乃是在告诫人们不可急于求成、好高骛远吗?”
老子微微颔首,说道:“正是。踮起脚尖想要站得更高,反而难以长久站立;迈大步想要快速前行,却往往难以走远。行事若只图一时之速,违背自然规律与自身能力,必致失败。犹如揠苗助长之人,心急而毁苗,终无所获。”
小普思索片刻后问道:“老君,‘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’,这是说过度自我表现、自以为是、自我夸耀、骄傲自满之人皆难以成就大事吗?”
老子轻轻摇头,说道:“此等之人,被自我蒙蔽心智。自见者,只看到自己的见解,不能兼听则明;自是者,固执己见,难以吸纳他人之长,故而其德不彰;自伐者,夸夸其谈自身功绩,反而失人心、损德行,难有真实之功;自矜者,骄傲自大,不能持续进步,其成就亦难长久。此皆违背道之谦逊、内敛之理。”
怡宝又追问道:“老君,‘其在道也,曰:余食赘形。物或恶之,故有道者不处’,这该如何理解?这些行为在道的层面就如同剩饭赘肉般多余且令人厌恶吗?”
老子目光深邃,说道:“然也。在道的视野中,这些过度的自我行为就像身体上多余的赘肉、残羹剩饭,既无益处又碍眼。万物依道而生,皆遵循自然和谐之序,此等违背道的行为破坏这种和谐,故为众人与万物所不喜。有道者深知此理,所以远离这些行为,以保持自身与道的契合。”
小普拱手道:“老君,如此看来,我们在生活中应时刻保持谦逊低调,遵循自然规律,不做违背道的事情,方能有所成就且不被人厌恶。”
怡宝亦行礼道:“多谢老君教诲,我等定当以此为戒,时刻警醒自己,在修行与处世中践行此理。”
老子微笑着看着他们,点头示意他们已有所悟,期望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真正将这些道理融入身心,不断成长进步。老子神色平静,接着讲述:“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下母。吾不知其名,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大曰逝,逝曰远,远曰返。故道大,天大,地大,人亦大。域中有四大,而人居其一焉。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”
怡宝若有所思,问道:“老君,这先天地而生的道,既无声又无形,它是如何孕育出天地万物的呢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