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9章 回城(2 / 2)

\"小姐可算回来了!\"管家殷勤地掀起车帘,声音里透着亲热,\"老爷和夫人这几日天天念叨,说想小姐想得紧呢。\"他的目光在瞥见牵着黄盈下车的张华时明显亮了几分,语气更加热络:\"张公子一路辛苦了。得亏公子这段时日里护着小姐。\"他的态度与张华第一次来的时候,不知差了多少倍。以前是一副傲慢的样子高高在上,现在则是眼角眉梢都带着恭敬。

在管家的热情引领下,张华和黄盈穿过外宅的月洞门。沿途遇到的丫鬟小厮纷纷行礼问好,张华也一一颔首回应。走过曲折的回廊时,两侧的花木修剪得格外齐整,显然是特意打理过的。穿过最后一道雕花门廊,便来到了黄荣夫妇居住的内宅正厅。

厅内檀香氤氲,黄荣端坐在主位的太师椅上,双手搭着扶手,腰背挺得笔直。宋氏则坐在一旁的红木圈椅上,手指不停绞着绣帕,眼睛频频往门口张望。

当张华和黄盈的身影出现在雕花门廊处时,宋氏\"哎呀\"一声就站了起来,双手张开,衣袖上的金线刺绣在阳光下闪闪发亮。\"我的儿啊!\"她声音都带着颤,眼眶瞬间就红了。黄盈三步并作两步扑进母亲怀里,宋氏一把搂住女儿,手指轻轻抚过她的发髻:\"让娘好好看看,瘦了没有?在乡下可吃苦了?\"说着又捏捏黄盈的脸蛋,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。

黄荣虽然仍端坐着没动,但握着扶手的手指已经微微发白。他目光灼灼地盯着女儿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。见张华上前,他轻咳一声,故作严肃地点点头:\"回来了就好。\"可那声音里的欢喜劲儿,连厅外伺候的小丫鬟都听得出来。

张华恭敬地行了个长揖:\"小侄拜见伯父 \"起身时,正对上黄荣那双闪着精光的眼睛。

黄盈在母亲的怀中撒娇一阵后,想起母亲有孕在身不宜久站,便小心翼翼的把宋氏扶着坐了下来,此时认真观察母亲的身形,发现她腹部已已微微隆起,应是腹中孩儿发育良好。黄盈像只欢快的小鸟般在母亲身边转来转去,又向母亲问东问西,忽然蹲下身来,调皮地将耳朵贴在母亲隆起的肚子上。

\"让我听听弟弟的心跳!\"她眨着明亮的眼睛,突然惊喜地抬头:\"娘,我听到了弟弟的心跳声!\"

黄荣听了欢喜得呵呵大笑,宋氏则慈爱地抚摸着女儿的发髻,笑骂道:\"傻丫头,这才几个月,哪能听得见?\"但眼中的宠溺之情溢于言表。

张华上前又向黄荣夫妇祝贺了一番,之后转向一旁的黄仁和徐良等人拱手:\"多日不见,诸位别来无恙。\"

黄仁捋着胡须笑道:\"张公子这一趟下乡,气色倒是更好了。\"徐良也抱拳还礼,口说托张兄弟的福,一切还好,粗犷的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。

黄荣看着眼前其乐融融的场景,摸着胡须连连点头。虽然分别不过月余,但此刻重逢的喜悦让厅内充满了欢声笑语,仿佛连空气都变得温馨起来,一家人的笑声在厅内回荡。

众人落座后,丫鬟们奉上清香四溢的雨前龙井。张华轻抿一口茶,关切地问道:\"岳父大人,不知近来县城赈灾情况如何?\"

黄荣闻言,脸上露出欣慰之色,捋着胡须道:\"多亏陈县令雷厉风行,此次赈济之事办得极为妥当。\"他说着放下茶盏,手指轻叩桌面:\"县衙不仅开仓放粮,更在四城门设了粥棚。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,每日都能领到两顿热粥。\"

宋氏接过话头,温声道:\"最难得的是,陈县令还命人在粥里加了姜片驱寒。前些日子我去城南看过,那些妇孺总算不用忍饥挨饿了。\"

\"如今水患已退,\"黄荣继续道,\"约莫有三成灾民陆续返乡。县衙给每户发放了粮种和返乡盘缠,还派了差役沿途护送。\"他说到这里,忽然意味深长地看了张华一眼:\"说来,这些举措里,很多都是采用了你的建议。\"

张华连忙谦逊地摆手。黄仁在一旁笑道:\"张贤侄不必过谦。你提议的那个'以工代赈'的法子,陈县令可是赞不绝口,现在全县都在推行呢。\"

厅外夕阳西斜,将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。谈及灾情缓解,在座每个人的脸上都浮现出欣慰的笑容。

最新小说: 三国之制霸寰宇 紫塞秋风杨霆风 火红大明 娘化三国双穿门:开局创飞刘备 魂穿历代老祖宗,我打造了传奇世家! 回到三国做皇帝:我刘禅称霸世界 我吕布重生后,登峰造极 钢盔与热血:德械师抗日风云 汉水东流 回到古代积功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