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过程虽然缓慢,但能够有效地将河水中的杂质去除,得到纯净的饮用水。
林梦芮家的四间库房,其中一间用来存放饮用水,另外三间则准备用来存放粮食。
存放粮食的库房,要求不能有任何潮湿。
林梦芮深知,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粮食发霉变质,影响整个家庭的口粮安全。
因此,她购买了大量的竹炭,用来将三间库房的潮湿烤干。
现在,这些竹炭正好派上用场。
她将竹炭拿到库房里面,点燃让竹炭慢慢燃烧,烤干屋里潜藏的湿气。
当然,竹炭产生的热量,林梦芮也不可能浪费,正好用来烧水,烧河水,蒸馏河水。
这样,既能烤干屋里的湿气,又能蒸馏河水,获得干净的饮用水,一举两得。
完美!
通过燃烧竹炭,三间库房慢慢变得干燥。
竹炭产生的热量不仅帮助了库房的干燥,还同时进行着蒸馏河水的过程。
林梦芮一家人通过这个方法,两天就能获得一大水缸干净的蒸馏水。
他们将河水倒入特制的蒸馏铁锅中,利用竹炭燃烧产生的热量,水分逐渐蒸发,然后在装置的另一端冷凝成纯净的水,滴入盆里,再倒入水缸中。
随着旱灾的慢慢到来,林梦芮家存水的库房,已经存放了足足20个大水缸的水。
这些水缸整齐地排列在库房内,每个水缸都装满了清澈的饮用水,为即将到来的干旱季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。
林梦芮和家人每天都会检查水缸的密封情况,确保水分不会因为蒸发而损失,也不会受到尘土的污染。
而且,每两天就能增加一水缸水,这让林梦芮有足够的底气应对即将到来的旱灾。
她知道,有了这些储备的水,即使旱灾持续数月,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。
在林梦芮烧竹炭、获得蒸馏水的过程中,家里地下室的扩建也没有停下来。
她和三个孩子不辞辛苦,一点一点地挖掘和加固地下室,希望将其改造成一个更加安全和舒适的避难所。
目前,地下室已经扩建出来一个3米乘3米、高度两尺的区域。这个区域虽然不算宽敞,但足以容纳一家人在此度过难关。
除了这个已经完工的区域,下一个区域也在紧锣密鼓地挖掘。
林梦芮计划将地下室进一步扩大,以便在紧急情况下,能够为家人提供更多的生活空间。
她希望地下室最终能够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型避难所,不仅能够储存足够的水和食物,还能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。
完工的这个区域,林梦芮打算把它当做居住区,紧急情况下,一家四口人可以躲在里面。
9平米的区域,要住一家四口人,属实有些拥挤,但到了紧急时刻,也没有别的选择。
林梦芮和家人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,他们知道,只要家人在一起,再小的空间也能接受。
既然可能要居住在这里,那就尽量让这个区域舒适一点,林梦芮开始对这个地下小卧室进行改造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