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年后。
京城主街道之一的长明大街一早便被打扫得纤尘不染。
今日是新科状元的跨马游街会,
街道两旁的铺子门前也都挂满了大红灯笼和彩色丝绸,整条街上一片喜庆之色,街道上也是人头攒动,热闹至极。
此时游街的进士们和仪仗队还没到来,街上人们却早已兴致勃勃讨论了起来。
“听说了吗?今年的新科状元可是大晋朝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状元。”
“年纪最小的?多小啊?”
“十二岁。”
“什么?才十二岁?真的假的?”
“这还能有假?昨日宫门口都已经宣布了,据说那新科状元自小便有过目不忘的本事,不过一年就学了别人五六年才能学完的东西。”
“啧啧!那可真厉害啊!”
“可不是,厉害就算了,关键人家还出身好呢,你不知道吧?那新科状元就是安宁公主的长子,冀国公府如今的世子爷……”
“原来是安宁公主的长子,这就难怪了,安宁公主可是福星呢,福星的孩子指定厉害对吧?”
“可不是,还不止呢,安宁公主还有个女儿,跟新科状元是双生胎兄妹,如今可是个小有名气的小神医呢。”
“嚯!这可了不得啊……”
明月酒楼雅间内。
苏漓刚抿了一口茶,在窗边的小五便兴奋道:“公主,仪仗队来了!”
苏漓弯起嘴角走向窗边。
街道上的人早已自动站到两边,密密麻麻的人群中,不管男女老少,脸上都带着期待、好奇之色,个个伸长着脖子望向前方的仪仗队,只为一睹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新科状元的风采。
随着清脆的锣鼓声越来越近,身着华丽仪仗队官服的队伍,缓缓进入视线。
“来了,来了!快看!”有人兴奋大喊。
只见队伍中,一前两后三匹白马缓缓前行,最前面一匹马背上正端坐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少年。
随着队伍越来越近,人们也看清了马背上小少年的样貌。
“那最前面那位便是新科状元了吧?”有人问道。
“对,骑着马在最前面的便是新科状元了。”
“天哪,果真才十二岁呢!”
“是啊,不过年纪虽小,模样却看得出,长得十分好看呢。”
“那还用说,你不知道吗?人家的亲爹冀国公当年可是被誉为大晋第一美男子的呢,他的儿子还能差了?”
众人附和:“就是就是……”
苏漓与有荣焉看着越来越近的冀昭,面对众人的追捧赞叹,他宠辱不惊,淡然处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