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李准忙于处理械斗事件期间,他收到了安帅张仁俊发来的无线电报。电报中传来的消息令人震惊不已,仿佛一道晴天霹雳击中了他。广西大黄江突发兵变,新军统领张德、张整德在这场兵变中不幸丧生。安帅在电报中言辞急切,严令李准即刻率领麾下力量,迅速前往广西进行剿灭。李准看完电报后,眉头紧锁,他深知广西大黄江的兵变如果不及时平息,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,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稳定。
接到命令后,李准丝毫不敢耽搁,他当机立断,以清军葛云部为先锋,任命吴宗禹为核心指挥将领,紧急集结队伍。他迅速召集各级将领,传达了上级的命令,并详细部署了作战计划。士兵们在他的指挥下,迅速行动起来,准备好武器装备,随时待命出发。次日,天刚蒙蒙亮,李准便率领着队伍马不停蹄地向着广西梧州进发。一路上,尘土飞扬,马蹄声阵阵,士兵们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神情,他们跟随在李准的身后,勇往直前。? 抵达梧州后,李准没有丝毫休整,他深知时间紧迫,叛军随时可能逃窜或者进行进一步的破坏。他即刻挥师奔赴大黄江,一到大黄江,清军便迅速登陆,展开对叛军的追击。战场上,硝烟弥漫,喊杀声震天,李准身先士卒,他骑着战马,穿梭在枪林弹雨中,指挥若定。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果敢,仿佛一把利剑,能够穿透敌人的防线。清军将士们在他的鼓舞下,士气大振,奋勇拼杀。他们与叛军展开了激烈的搏斗,每一个士兵都怀着必死的决心,向着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。
经过一番浴血奋战,清军终于成功将叛军全部消灭,彻底平定了这场兵变。战场上,一片寂静,只有硝烟还在缓缓飘散,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。李准望着这片战场,心中感慨万千,他为牺牲的将士们感到悲痛,也为成功平定叛乱而感到欣慰。完成任务后,李准率部返回梧州。
广西的高师王铁山听闻李准成功平叛,心中对其感激不已。他深知如果没有李准的及时救援,广西大黄江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不堪设想。于是,他特意专程赶到梧州,向李准表达诚挚的感谢。他见到李准后,紧紧地握住李准的手,眼中满是感激之情,说道:“李将军,您此次平叛,实在是功不可没,广西百姓都对您感恩戴德啊!”
然而,广西巡抚张鸣岐却因李准未事先通报便越境平乱一事大为恼火。他怒不可遏,在众人面前公然大骂李准,认为李准此举逾越了权限。他气愤地说道:“李准,你好大的胆子,竟然未经通报就擅自越境,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巡抚!” 李准听到张鸣岐的责骂,心中感到十分委屈,但他并没有当场反驳,只是默默地承受着。
张仁俊得知此事后,挺身而出为李准鸣不平。他义正言辞地指出,广西本就隶属于两广总督的管辖范围,况且大黄江与广东省距离较近,如果对兵变坐视不管,极有可能致使祸乱蔓延至广东。李准身为都督,能够不计较地域差异,在听闻广西动乱的第一时间,就毫不犹豫地率兵前来剿灭叛军,而且仅用了短短 3 天便成功平定叛乱。如此功绩,不仅未得到感激,反而遭人怨恨,实在是毫无道理可言。他的一番话,让在场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,也让李准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支持。
从此,李准与张鸣岐的矛盾公开升级了。李准与张鸣岐矛盾公开升级,这无疑让李准的处境雪上加霜。在这内忧外患的局面下,李准接下来该如何应对张鸣岐的刁难?他又能否在复杂的官场斗争中继续施展抱负,维护地方稳定?辛亥革命后的局势愈发复杂,李准手中的兵权和他的行事风格,又会给他带来怎样的新危机?而那艘见证了时代变迁的 “电安号”,在新主人手中又会有怎样不同寻常的故事?
一切悬念,都在等待后续揭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