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耕将至,所有人都铆足了劲,听从苏黎的吩咐。
“咚咚咚!”锣鼓震天,周围瞬间安静下来。
苏黎宣布:“今年咱们不种红薯,种玉米和豆薯!”
村民们各个雀跃无比,神采奕奕。
“太好了,今年可以实现豆薯自由了!比红薯好吃!”
“嘿……你还挑上了,你是忘了以前的苦日子了!”
“要我说,还是那玉米好吃,村长可说了,明年汉中能不能都种上这玉米,可都得看我们的!”
“是呀,从未发觉这种地还种出自豪感了!”
“呀……苏黎说了,咱们要注重村中卫生,届时,汉中各县会来学习!”
“天菩萨……真是光宗耀祖,这就是村长说的模范村吧?”
“嘊……瞧瞧对面村子那蠢蠢欲动的傻样,一看就没安好心,咱们可得打起精神来,再忙也不能给他们钻了空子!”
“咚咚咚!”敲锣声再次响起。
这次是村长发言,“咳咳……每家派一户来苏黎家领秧苗!”
没错,是秧苗,苏黎突发奇想用灵泉浸泡,没想到玉米发芽很快,个个绿油油的很是喜人。
“呦……这拿粪怄的吧,这秧苗真肥!”
“嘊……这次,咱们多做些稻草人!防止那些鸟儿!”
苏黎立马阻止:“婶子,鸟儿可以捉虫子,玉米成熟时再做稻草人就成!”
妇人掩嘴偷笑:“瞧瞧我这脑袋瓜,成……听你的准没错!”
这边喜气洋洋,大寨村村民终于意识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。
有人失声痛哭,“同样的地方,他们那土地还不及咱们肥沃,瞧瞧人家的日子,再看看我们……呜呜呜……”
“是我们有眼无珠,人家短短一年半时间,整个村子都是青砖房……”
“早知道……就不应该和他们发生争执,说实话,刚开始,他们态度也挺好的!”
“唉……我们如今已经成为整个全县的笑柄,这可如何是好……”
有一汉子冷嗤一声:“到现在了,你还在乎你那点面子?饭都吃不饱,要脸面有什么用!”
那汉子被戳到痛处,耷拉着脑袋,“唉……那能怎么办?我们鼠目寸光,错失了最好时机,整个汉中,都种上了那高产粮种,唯独我们村!”
忽的有人提议:“要不我们学那戏文里唱的负荆请罪去吧!”
有人立刻泼冷水,“没用的,人家根本就不搭理咱们!”
村中的族老们为了后辈去了县衙。
“大人,我们悔不当初,也是没有办法才来烦扰您!希望能得到他们谅解!”
县令也颇为无奈,“早知如此,何必当初呢!本官只能去试一下,至于能不能成可不敢保证!”
几人眉开眼笑,“县令大人的面子他们肯定会给!”
县令:我就是个七品芝麻小官,人苏黎可是五品农桑!不过……
这次去时,他带上了银儿与夫人,美其名曰体验农人生活。
苏黎与周氏位于上首,两人面面相觑,这头一次举家来串门的。
“哈哈哈……苏大人真乃我国栋梁!日后还得靠大人提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