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新回到球队让伯德感觉好极了。
在飞往波士顿的路上,大家都蒙上被子小睡一会儿,为明天的比赛积蓄一下体能。
伯德却睡不着,不仅因为明天要见到许多老队友,他脑子里还在为比赛做一些思考和准备。
不停翻看着前面十五场比赛的数据和报告,录像分析师斯波尔斯特拉为每场比赛都做了笔记和备注。
有些数据伯德看不太明白,这些都是斯波尔斯特拉当初跟着鲍比-贝尔曼学的高阶数据处理方法。
作为前职业球员,超级巨星,伯德更加相信自己的赛场直觉,而不是这些经过人为处理的数据。
不过秉持着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原则,以及人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理念,伯德还是努力弄懂这些符号以及背后的含义。
斯波尔斯特拉坐在伯德旁边负责为他解释,这些数据的美妙之处在于,哪怕你不看录像,通过数据也能大致了解这个球员一场比赛的表现。
它们不仅仅是得分、篮板、助攻,还有更为详细、细致的内容和高阶分析。
这些数字试图像棒球那样,将一场比赛数字化,构建一个数学模型来体现篮球比赛。
当然,篮球比赛和棒球比赛大不相同,棒球是回合制,模式化很强,而篮球动态性更强,变化要多得多。
仅仅靠数字就能描摹一场篮球比赛的可能性或许难以实现,但教练员和分析师会不断试图接近。
小斯波在拉姆齐时代就跟着球队做一些录像剪辑和数据分析的工作,后来去上大学,毕业后老爹让他去迈阿密,他却坚持留在了波特兰,为开拓者做贡献。
“看这些数据的情况,桑尼本赛季各项数据都在下滑,但他的效率在提升,对球队的贡献,依旧保持得非常稳定。”
“没错,桑尼在场上时,我们的净胜分非常可观。还有防守效率,回合控制对手得分数都很可怕。我们的三秒区防守无懈可击。”
“桑尼不在场的时候呢?”
“他不在场,我们的控制也不错,就是……”
“就是什么?”
“我发现,如果科比在场,我们的进攻效率会变低。事实也是,他在场的时候,我们的进攻没有那么流畅了。”
小斯波偷偷和伯德抱怨,在他看来,开拓者的阵容和打法相当完美。
但科比仿佛一副完美画作上突兀的墨点,又或者大理石雕塑上的刺眼的钢钉,他的存在有些破坏整体和谐。
数据和赛场表现都体现了这一点,教练组的人都不是很喜欢这个家伙。
不过伯德一直力排众议要求重用他,总经理巴克沃尔特和老板老唐亦很支持多让科比表现。
这是不同的立场和思维,对同一球员产生的不同看法,小斯波更多还是站在团队篮球的角度看问题。
伯德将数据记录册收了起来,和小斯波说:“篮球可以被数据化,但也有一部分美妙之处,是难以预测的。要永远保留这一部分,这才是完整的篮球。”
小斯波看起来似懂非懂,不是特别的明白。
他没有机会打职业篮球,对某些东西的体会不是太深刻。
很多道理,从知道,到了解,再到执行,最后深刻领悟知行合一,每一步都隔着千山万水。
小斯波尔斯特拉才刚刚上路。
抵达波士顿在酒店下榻,晚上伯德曾经的理疗师,现在的凯尔特人医学中心主任丹-德雷克到房间拜访。
德雷克很关心伯德的心脏问题,问他为什么不多休息一段时间,等到彻底稳定下来再恢复工作。
“心脏可不是小问题,教练工作的强度一点不比球员小,你还是应该更谨慎一些。”
“噢,我真的好了,放心吧。我需要回来工作,让我的心脏得到锻炼,不然我怕我要丢掉饭碗了。”
伯德开玩笑地说,这段时间开拓者的优异表现和连胜让他压力巨大。
作为曾经的超级巨星,伯德喜欢压力,喜欢挑战,这次面对凯尔特人复出,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挑战。
新赛季开始后,凯尔特人得到了蒂姆-邓肯和史蒂夫-纳什以及克里夫-罗宾逊,他们再不是那个15胜的鱼腩。
在前面的比赛中,凯尔特人取得了12胜5负的战绩,高居东部第一位。
12月开始后再赢个几场,他们的胜场数就要超过上个赛季了。
邓肯的影响力不可谓不大,所以这一战也是东西部头名的战斗。
开拓者一旦输球,不仅将金身告破,伯德也要背上舆论骂名。
你不在的时候赢的好好的,一回来就输球,还输给老东家。
伯德心里都想好了,如果输掉比赛自己会遭到什么样的攻击,自己该怎么应对。
但他不在乎,一个人如果害怕失败和承担失败的责任,那他就难以体验真正的重大胜利。
伯德从来不是这样的人,他一边和德雷克聊天回忆往昔,一边探听一下现在凯尔特人内部的情况。
“鲍比是个不错的管理者,如果脏话能少一点就更好了。他他妈的是个脏话学博士,我怀疑有些词汇是他独创的。”
“鲍比在梦之队的时候就这样,他把场边的观众都骂闭嘴了,哈哈哈。”
“而且,鲍比比人们想象的要强硬很多,他完全不听红头的指挥,红头说什么他都反对。现在红头都懒得管球队事务,全权交给鲍比,他彻底退休了。”
“夏天鲍比说要交易安托万-沃克,所有人都反对,我以为鲍比会妥协,就像加维特那样。但鲍比异常坚持,说不同意他就不干了,还说要诅咒凯尔特人永远得不到总冠军,把邓肯带离波士顿。我听到这些简直不敢相信,他在威胁红头!换成任何一个人,在过去任何时候这么做,都会被扫地出门。但现在,红头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后真的是不行了,他变了很多,这回轮到红头妥协了。”
听德雷克这么说,伯德对贝尔曼又钦佩了几分。
伯德在凯尔特人管理层干过,那几年是他生涯最不愉快的时光。
就是那时候他意识到,自己并不是完全的凯尔特人,哪怕他为球队争取到了那么多。
奥尔巴赫的那句经典的口头禅“So you are overpaid(你太贵了)”并不仅仅是玩笑。
而是一种下意识的打压,告诉你,你的贡献我已经付过钱甚至多付了,就不要再想更高待遇了。
年轻时,做球员的伯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等他退役,经历更多一些才明白的更深。
所以他依旧热爱凯尔特人,珍惜那段美妙的人生经历,但他不会再抱希望能成为球队真正的一份子。
有些人和事,保持距离才会足够美好,一旦突破了距离,情况就会不妙。
但贝尔曼用他的资历,经验,不顾一切的勇气,在合适的时机,攫取了凯尔特人的大权。
他对球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,凡是和篮球有关的,每一个人员调动,决策他都要过问。
鲍比-贝尔曼誓言要将凯尔特人从一个家庭作坊式的球会,改造成为真正的现代化NBA球队。
这一历程,波特兰开拓者在80年代就走完了,在1989年拉里-温伯格卖掉开拓者,老唐接手后,开拓者就变成了一个庞大的体育娱乐公司。
而凯尔特人因为树大根深,历史枷锁沉重,所以一直到90年代中后期,还没有实现球队的“现代化”。
球队人际关系复杂,从上到下每个岗位都是人情世故,都是过去凯尔特人体系培养出来的近亲人员。
所以在外人看来,凯尔特人自成一派,其它NBA球队管理者、教练组、医疗等等,都是自由流动。
今天你在芝加哥公牛打工,明年就因为业绩出色被挖到底特律活塞工作。
现在在开拓者工作,下一份工作可能在迈阿密或者洛杉矶,把波特兰的成功经验带过去。
凯尔特人不是,他们的员工都是本地人,都是曾经在凯尔特人打过球,上过班人的亲戚、后代、弟子、朋友。